为进一步落实哈尔滨工程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培养一批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卓越人才,实现新工科人才教育培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纪念声学所首任所长汪德昭院士在水声人才教育培训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传承其铸魂育人精神,水声学院与声学所协商决定在新工科建设专业(海洋信息工程)设立“汪德昭菁英班”,发挥声学所资源优势开展海洋信息工程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水声学院与声学所校所协同育人的新发展。
7月5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汪德昭菁英班”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暨首届“汪德昭菁英班”开班仪式在院举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李风华,校长助理、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耿敬出席签订及开班仪式,水声工程学院院长乔钢主持签订及开班仪式。
耿敬助理对声学所一行来我校开展合作交流表示欢迎,对其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建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耿敬助理简要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等基本情况,重点介绍学校近年来人才教育培训改革和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的推进情况。随后指出,声学所具有完善的水声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优质的科研资源,培养了一批批全面、均衡的水声人才。希望双方通过此次合作构筑更为紧密的、可持续的校所合作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携手培养更多适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李风华所长将水声学院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声学所的科研需求比喻成两个“齿轮”,对哈工程多年来对声学所所有的领域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汪德昭菁英班”的设立能够进一步促进声学所与哈工程之间的合作,充分的发挥双方优势,加强水声领域的人才教育培训。最后,李风华所长希望“菁英班”的学生要有“出类拔萃”的才气、“击水三千”的锐气、“旭日东升”的朝气,以汪德昭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勇担时代重任。
双方参会人员共同观看汪德昭院士生平纪录片。汪德昭院士一生致力于国防水声学建设,肩挑重任,白手起家,用几十年的时间,建立起水声学科的参天大树,助推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汪德昭院士甘为人梯,对待青年人爱护备至,诲人不倦,造就了我国水声事业的灿烂群星。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军简要介绍声学所的发展历史、组织架构和各所分布等基本情况。随后将“汪德昭菁英班”的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杨军副所长表示“菁英班”学生应当充分的利用好声学所和哈工程提供的优秀的研学条件,始终肩负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为国家作贡献作为一致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乔钢院长简要介绍水声学院的发展历史、师资队伍、教育教学、人才教育培训等相关情况。他表示水声学院不仅有优秀的团队和教师、扎实的教育教学和人才教育培训能力,而且有核心的科研竞争力。希望能以此次联合设立“汪德昭菁英班”为契机,谋求新发展,实现更多层次、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合作关系。
之后,双方就新工科建设问题开展了研讨交流,并达成共识,学院将结合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相关精神,以“汪德昭菁英班”为抓手,在教学改革、教材规划、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多方面,深度开展产教融合、研教融合,扎实推进新工科行动方案落实落地。
会上,乔钢院长和杨军副所长代表双方签署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联合举办“汪德昭菁英班”的合作协议》,双方参会人员共同见证签约。
学生代表王艺儒代表“汪德昭菁英班”全体学生向学校和声学所表示最真诚的感谢。王艺儒表示“菁英班”学生会珍惜学校和声学所为他们提供的宝贵的机会,在“汪德昭菁英班”的旗帜下,勇往直前,追求卓越,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努力,争取未来成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菁英人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部、科技发展部,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水声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水声工程学院部分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代表、院直机关相关负责人,首届“汪德昭菁英班”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2020级海洋信息工程专业22名本科生将全部纳入首批“菁英班”,后续人员将在学生第四学期(大二)选拔,每批30人左右,根据大三学年学习成绩实行动态调整。声学所将参与课程共建及虚拟教研室建设,并为“菁英班”学生提供夏令营研学活动并资助相关联的费用,资助学生开展科研实践,优先接收“菁英班”学生到企业组织论文工作。同时设立“菁英班”奖学金,设立对于选择“菁英班”的新生奖,对于毕业后到声学所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提供相关奖励支持。